Free Citizen

Monday, November 21, 2005

ZT:俄国占领中国五百八十八万多平方公里之清单

送交者: 西龙 2005年11月20日15:09:08 于 [天下论坛]http://www.creaders.org



一六八九年九月七日(清康熙二十七年),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国土,于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丧失。

一七二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清雍正五年),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国土,被迫与沙皇俄国签订恰克图条约而丧失。

一七九零年(清乾隆五十五年),约十万平方公里之库叶岛,被沙皇俄国暗中吞并。*一八四零年(清道光二十年),原为我属邦哈萨克,被沙皇俄国侵并,该邦面积约百万平方公里。

一八四零年(清道光二十年),原为属邦布鲁特,约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沙皇俄国并吞。

一八五八年五月二十八日(清咸丰八年),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四十六万平方公里土地为沙皇俄国侵占,并逼迫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一八六零年十一月十四日(清咸丰十年),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为沙皇俄国侵占,事后逼清王朝签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一八六四年(清同治三年)后,自沙渍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国土,沙皇俄国逼清王朝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加以承认。

一八六八年(清同治七年),约百万平方公里面积之我属邦布哈尔汗国,被沙皇俄国侵并。

一八七六年(清光绪二年),原为我属邦浩罕国,约三十五万平方公里面积土地,被沙皇俄国吞并。

一八八一年(清光绪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阴,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尔达止,约二万平方公里国土,被沙皇俄国逼迫清王朝订立伊犁条约而丧失。

一八八三年(清光绪九年),额尔齐思河及斋桑泊附近,约二万平方公里土地,因沙皇俄国逼迫清王朝签订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界约而丧失。

一八九五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新疆省极西地区帕米尔地方,约一万余平方公里土地,被沙皇俄国与英国瓜分。

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沙皇俄国强租旅行顺大连,该两港口面积约三千八百平方公里。

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前苏联先唆使唐努乌梁海独立,一九四四年(民国三十三年)正式侵并,总面积约十七万平方公里国土。

一九四五年(民国三十四年),前苏联要挟英美订立雅尔塔协定,同年十月外蒙古举行所谓公民投票(苏军亦参加投票)。国民党政府被迫承认其所谓‘独立‘。面积有一百四十四万平方公里。

被俄国侵占和强行从我国版图上剥离的国土,仅根据我的不完全统计,至一九四五年止,共有五百八十八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一还要多!如果这些国土现在还在中国的版图上,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就是中国而不是俄国!

所有跟贴:

楼上三位说的多好!共产党!中华儿女不爱你的统治! /无内容 - bnw 11/20/05 (0)
哈哈.哈哈哈哈占领怎么样?现在960万被美国占领更好! /无内容 - bnw 11/20/05 (0)
把现有的土地管理好,让人民幸福地生活,就够了! - 佳名 11/20/05 (0)
让俄国人占领着至少地球上还多块不受污染的净土。。。 /无内容 - 树倒猢狲散 11/20/05 (0)
其实占了也挺好,否则就让终国银糟蹋了。 - 给点智商吧 11/20/05 (0)

Thursday, November 17, 2005

“亮剑精神”和《亮剑》中的战斗(zt)

“亮剑精神”和《亮剑》中的战斗(zt)
http://www4.bbsland.com/forums/politics/messages/1371130.html

送交者: 有点傻 2005年11月14日12:25:40 于 [天下论坛]http://www.creaders.org



“亮剑精神”和《亮剑》中的战斗
匪首雨亭


近期央视的《亮剑》,据说其收视率超过了《大长今》,大长今是什么我不知道,但亮剑我是一集不漏的看过了。
  比起小说版来,《亮剑》电视剧的确让人失望,不仅把书中的剧情砍掉一大半,还把原本真切的主人公请上神坛。这是我最难忍受的,至于“唱军歌”、“三角恋”,从来是央视通病,也就懒得抗议了。
  
  《亮剑》电视剧的重点在抗战阶段,其情节实可看做一部八路军的抗战史。或许是由于编剧想象力缺乏想象力,电视剧中的战斗几乎都以正史为原型,对照历史,让人感慨万千。 
  
  
  苍云岭之战
  
  第一集苍云岭之战,讲李云龙新一团炮击日军联队长,击溃坂田联队。其原型为1939年黄土岭之战。
  
  1939年末,日本“蒙疆驻屯军”司令阿部规秀率两个大队1400人进行冬季扫荡,八路军诱敌深入,以5个团兵力在黄土岭一带趁夜展开,11月7日下午突然杀出。战斗打响后,周围各地的基干自卫队纷纷赶来助战,把这一带围得水泄不通。 
  
  对峙中,陈正湘团长发现日军指挥所——一座独立小院,乃亲自指挥发炮,在800米距离上击中阿部规秀。话说阿部规秀出发前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我们打仗时是最悠闲而且是最有趣的”,此信后来刊于《朝日新闻》,一时传为笑柄。不过话说回来,阿部也只能怪自己倒霉,事前八路军只是看那座小院有日本军官出入,并不知道这就是阿部的指挥所,因此只是随便打了几发炮弹。(要知道的话还不把那里轰成平地啊)没想到头两发就在院子里爆炸,弹片来时,屋内的日军参谋均有墙壁阻隔,惟独阿部本人对门而坐,遂伤重不治。屋里的老百姓也无一伤亡。看阿部这运气,可以直追十一军司令冢田攻了。
  
  然而指挥官的死并未使日军混乱,因此接下来的攻击并不顺利,日军不断组织突围。8日拂晓,八路军各部同时发动攻击,意在围歼日军,可战至午后反倒被日军占领了黄土岭一带高地,到黄昏时分,日方绿川大队又赶来增援,八路军各部只好主动撤退。
  
  抗战前期的八路军是百战之师不假,但他只是一支内战中的百战之师,丝毫不具备世界级武装的条件,脱离了这个基本认识,他就会被请上了神坛。这便是正史上八路军5个团无法在伏击战中打垮日军一两个大队,而电视剧里李云龙能用1个团击溃日军一个野战联队的原因。
    
  
  李家坡之战
  
  李家坡之战,讲百团大战时李云龙率独立团担当主攻,全歼日本山崎大队。其原型为1940年关家垴之战。
  
  百团大战第三期,吃了亏的日军展开了报复性扫荡。其中冈崎大队500人携400民夫自为一路,误入八路军根据地腹地,捣毁八路军水腰兵工厂,一路烧杀抢掠残害百姓。彭总大怒,遂调集三旅两团上万人将冈崎大队包围于关家垴。
  
  关家垴之战,本可不打,因为我方的位置一旦暴露,终究是守不住的,能挡住一大队,难道还能挡住一联队、一旅团?还不如主动撤退去打自己擅长的游击战。况且,其时为1940年末,正是八路军爆炸式壮大的时期,兵员素质急剧下降,武器装备难以自给,关家垴又地形险要、易手难攻。“现在拼光了,以后还过不过了?”但彭总认为,日军竟然以大队为单位进行扫荡,实在猖狂至极。如果能一次歼灭一个大队,日军势必不敢再以小部队单独行动,从而减少日军扫荡的频率使我根据地所承受的骚扰大大降低。再者,八路军作为一支主力部队,必须学会打阵地战,光靠游击战是赶不走侵略者的。彭总当即拍板,八路军129师便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以八路军当时的具体情况,还是先打伪军,解决部队装备问题为妙,当然这是只考虑八路军的发展)
  
  129师在撤编的压力下,由冒着掉脑袋危险的陈庚发起进攻,攻击很不顺利,战斗异常惨烈。彭总曾打电话问陈庚部情况如何,陈答到:“还能进攻,只是没有兵了”。彭复令:“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 彭总亲自指挥特务团山炮连轰击日军,直至打光所有的炮弹。但冈崎匹夫突发创造性思维,在战壕旁挖了不少“猫耳洞”,八路军炮击时便藏身这种单兵掩体内,等炮击结束再对八路军发动反冲锋。(我觉得历史上“500兵”的战斗力都很强,坚守四行仓库的也是500人)就这样打了两天,八路军2000壮士血撒疆场,最后日军援兵1500人将至,八路军各部只好主动撤退。
  
  按照我方资料,此役冈崎大队遗280具,日军只承认阵亡61人。我军的战史最忌讳自身伤亡数字,但这一仗的伤亡却有详细记载,足见此役对八路军的震撼。百团大战的第二、三阶段多为阵地战,既打出了八路军的实力,也打出了与日军的差距……关家垴之战时,彭总亲临前线,他那脚抵战壕、手持望远镜的形象被战地记者记录下来,成为了彭总影响力最大的宣传照。殊不知若干年后当彭总再次看到它时,心中多少会掠过一丝遗憾。《亮剑》里八路军全歼李家坡山崎大队,是我最喜欢的情节,它达成了彭总的心愿,圆了那个时代——百年积弱下中国军人的梦。  
  
  
  歼灭日军观战团
  
  伏击日军观战团,是讲李云龙想要捞一票过冬,结果竟然网上了大鱼——一个少将、N个佐官,一次干掉了一百多名“皇军精英”。其原型为1943年韩略村之战。
  
  话说1943年秋,冈村宁次又研究出新战法,称之为铁滚扫荡。于是,中国派遣军步兵学校的学员组成了一个战地参观团,来到太岳前线,不想正碰上八路军第16团。这16团是八路军的甲种团,全团2500人,青一色的日式装备,堪称是主力中的主力。接到转移命令后,一路上力避与日军正面冲突,昼伏夜行,辗转迂回,最后跳出了日军的封锁圈,来到临汾东北的韩略村。八路军自百团大战后,遭到了日军的长期扫荡封锁,生活是极为艰苦的。当16团得知韩略村边的公路上每天都有大批日本汽车通过时,顿时产生了干他一票了想法。侦察后,16团选择了一段山沟里的公路,当夜就去埋伏,到第二天早上汽车果然来了。随着战斗信号的发出,6连和9连将日军首尾一堵,公路两旁高地的八路军便把成捆的手榴弹掷到沟里,轻重枪弹、迫击炮弹也随即像雨点似的往沟里倾泄,眼看沟里的日军陷入一片火海。战斗进行了一个小时,日军除3人逃脱外全部被歼。打扫战场,获得机枪6挺、步枪80支,还发现了一群带指挥刀的日军尸体。后来从缴获的文件上查明此为日军的军官观战团,专程来吸取扫荡经验,没想到为八路军提供了经验。
  
  这一仗,日方资料中并无记载,在八路军抗战史上决非什么大事,只不过在那段艰苦岁月里八路军一直力避与日军作战,所以这件小事在当时也大加宣传,还添油加醋说打死了一名日本少将和100多名日军精英。实际上这100多个鬼子只是日本军校学生,当事人的回忆录里只说烟雾中看到一大佐,而解放军出版社的八路军大事记里连佐官也没提到。 
  
  
  骑兵连,进攻!
  
  独立团第一个骑兵连的故事,最近也比较火。讲李云龙用抢来的战马组成了个中世纪骑兵连,在关家垴一战中还算现代骑兵徒步进攻,到五一扫荡时又当回中世纪骑兵,策马冲击日军阵地,后来与日本骑兵联队反复拼杀而全军覆没。
  
  这种老套的剧情也说不上原型,它完全可能是编剧临时加上的东西。也有人说骑兵连长孙得胜的原型是李林。李林何许人也?李林原名李秀若,华侨大学生,洪涛山根据地的女干部,长期在敌后领兵打仗,还能带骑兵。敌人对洪涛山的第9次扫荡时,李林等人率部陷入包围,为了吸引敌人注意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李林带着骑兵连向相反的方向冲去。李林的骑兵连一路伤亡惨重,眼看要突出敌人包围了,发现大部队还在包围圈里,于是调转马头再向回冲去,终于牺牲殆尽。
  
  要说嘛,也有那么一点影子,但给人的感觉总像是中学老师分析课文,连作者没想到的老师也能分析出来。让我说,这剧情很可能是编剧看了天国王朝后想到的,不然怎么会弄出支中世纪的骑兵来。话说骑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没落,到俄国内战,算是一次回光返照,之后传统意义上的骑兵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到二次大战时,骑兵只是作为侦察部队或机动步兵存在,马刀决胜负在欧洲战场已是绝无仅有了。有人说波兰还有一帮傻瓜用长矛马刀打坦克,那是以讹传讹,波兰骑兵要是都用马刀打坦克,那他们骑兵部队所装备的反坦克炮是干什么吃的?中国战场大抵相当,连赫赫有名的马家军也是一支下马作战的机动步兵;只有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号称红色哥萨克,为了“摩擦”掉马家军,才专门练习乘骑攻击,当然新四军这种专事摩擦的部队,不提也罢。八路军也有一支大名鼎鼎骑兵队伍,那就是129师骑兵团,其初期的战术只四个字“打了就跑”,对敌人倒是颇为有效。八路军骑兵往往是获悉敌情后提前埋伏,等日军来了一阵乱枪,然后骑上马逃之夭夭。有时候日军一天内就被同一支骑兵部队伏击多次,都是打了就跑,日本步兵又追不上,只好望尘兴叹。

1938年129师骑兵团在冀南兼并了一伙自称“抗日义勇军”武装组织,缴获不少军马,实力大增,甚至打下了平乡县城。平乡县城的本是伪政权,日军可能收到了风声,就派了100名日军去坐镇。骑兵团得知情况后,决定趁日军立足未稳,一举攻克县城,遂火速来到平乡县城下,隐藏好马匹后便立即投入战斗。骑兵团意在攻克平乡,因此只攻东门和北门,另两道门留给日军逃跑。战斗打响后,东门、北门守军竟一触即溃,骑兵团很是纳闷,冲入城内,才发现伪政府的官员们正在饭店里为刚来的日军接风洗尘呢。城内日军顿时乱做一团,仓惶退入西门城楼继续顽抗。到下午5点,日军增援部队300人到了,但他们也不清楚我军底细,接下西门城楼上的日军就跑了。于是平乡解放。1938年5月,骑兵团兼并掉一个叫“六离会”的民间封建组织后向南进发,连克三座伪县城,在晋西南一带打出了赫赫威名。
    
  
  辛庄之战
  
  辛庄之战,讲五一扫荡期间,独立团分散突围,李云龙以不到两个连的兵力在辛庄打的一场漂亮的防御战。其原型为1942年宋庄之战。
  
  宋庄之战,本来也只是场面对日军扫荡不得不打的小仗,只是作为平原阵地战优秀范例和宣传需要才名留正史。五一扫荡,对八路军而言是空前残酷的,不仅根据地面积大减,很多优秀的战士也倒在了转进的路上。因此宋庄之战便可以算做一个亮点。宋庄之战是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第22团打的,该团只是5个连的小团,扫荡中分散突围,团部也只带了两个连,好在一路上遇了被打散的警备旅1团2营和半个连的民兵,这样三百多人就来到了深泽县的宋庄待机行动。宋庄地处平原,本来就不适合部队休整,一但被敌人抵达就很难逃脱。但22团认为宋庄距离敌人据点较远,便决定在此停留了。这是一个失误,好在22团发扬了反扫荡精神,不管有没有敌人,先修好工事再说,如此几小时内就在村里抢筑了三道工事。堵死街口,连通院落,22团两连守村北,2营守村南,把整个村子变成了一个防御体系。
  
  6月9日早上,真有大批日伪军到来,宋庄地处平原,如果现在撤退,无疑会被日军骑兵追上全歼。因此无论如何要拖到晚上,拖到晚上突围几率就大了几倍。22团静静埋伏,等到距敌人仅30米时,才一起开火。敌人吃了一亏,赶紧把村子包围,到中午时分,开始进攻22团阵地。日军的打法是传统性的,先用山炮平射,重机枪点射,直到摧毁了前沿工事,才在迫击炮和机枪掩护下前进。没想到一接近22团工事,里面就飞出数枚手榴弹,日军又只能退回去重复上述攻击步骤。到下午3点,村南被日军攻陷,八路军与之逐屋争夺,终于拖到了晚上。日伪军为预防八路趁夜突围,围着宋庄点燃数堆篝火,结果天上却忽然下起雨来,八路军趁光亮减弱,分路突围而去。
  
  战斗结束后,22团战报为:杀伤日伪军400名,打伤日军坂本支队长,己方伤亡73人。日方坂本支队战报为:敌人遗尸264具,己方伤亡53人。就战果统计而言,胜利方的统计自然要比失败方的准确,但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八路军在阵地战中守住了日伪军的进攻,并成功突围,这标志着八路军对阵地战的逐渐适应。后来解放日报对此役重点报道,莫名其妙的把原始战报扩大了三倍!(国军的习惯是扩大两倍)自吹歼灭日伪军1200人以上,日军伤亡超过900人,而八路军只伤亡73人。更不可理喻的是,解放日报把战报中打伤日军坂本支队长改为击毙日军坂本旅团长。要知道坂本吉太郎大佐,时为坂本支队长、步兵12联队长,后升为少将,战争结束时驻扎山西,任第4独立警备队司令官。因此,宋庄之战也成了我军吹牛的标志,为史家所不齿。看来《延安日记》说共军捏造战果,也并非没有根据。  
  
  
  至于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实在没什么特别的,八路军打下的县城多了去了,苏北游击区被新四军摩擦掉的韩德勤还打过不少县城呢。打援的战斗中专门提到八路军1个连阻挡日军1个联队8小时,最后全连阵亡,字幕上说这是一场名不见经传的战斗。既然名不见经传,我也不去翻书了,其实八年抗战,这样英雄事迹不胜枚举,只不过大多淹没在历史的岁月里。比如湘西会战中,国军1个美械装备连就抵挡日军1联队达两天之久,最后全连阵亡。中国人用鲜血铸就的光荣,是整个民族的遗产,你可以遗忘它,但不要抹杀它。
    
  
  前面说的太多,差点忘了主题,其实我本文是想讨论下亮剑精神。
  
  电视剧演到第五集,李团长提起了亮剑精神,“明知是个死,也要亮出宝剑”、“打得过要打,打不过也要打”、“倒在对方剑下是虽败犹荣,但如果不战而逃,以后就别想抬起头做人”。
  
  我忽然感到困惑,李云龙在电视剧里可是个狡猾的人,他要求部下“只许占便宜,不许吃亏”、“赔本的买卖咱不干”。这是什么精神,这分明是八路军“打不赢就走”、“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游击战精神!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八路军的身上能体现出什么亮剑精神?!13军壮士血拼南口,德式师英豪死守南京,那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亮剑精神。
  
  多年后,国产电视剧终于刻画出一个观众喜欢的八路,但这个八路所代表的却不是八路。电视剧抄袭了亮剑原著的文字,但它抄不走《亮剑》灵魂和亮剑精神!

“如果日本战胜了中国” zt

“如果日本战胜了中国” zt

http://www3.bbsland.com/forums/general/messages/469559.html

送交者: bebe99bebe 2005年11月15日06:24:29 于 [军事天地]http://www.cmilitary.com



转贴“如果日本战胜了中国” 看看军坛有何高人有见地的评论,不是简单的骂人

赵无眠


  1945年8 月15日中午12时整,日本所有的交通中止,全体人民停下手上的活
计,静静地听一段广播讲话。那是一个断断续续、语气既坚定又无奈、比实际年
龄要苍老疲惫得多的声音,那是他们的天皇的声音。他宣布,接受盟国提出的波
茨坦宣言。将他这份用文言文发表的“休战”书直白地翻译出来也就是,日本无
条件投降。

  复杂的感情:仇日还是憎美

  整个日本一片震惊,随后是伤心屈辱、惶恐茫然。一个又一个有泪无声或声
嘶力竭捶胸顿足的武士,拔出佩刀插进自己的肚腹,颟顸地倒在污血之中。在世
界的另一边,尤其是中国,却鞭炮锣鼓一片欢腾。战争结束了,而且是中国赢得
了最后的胜利,晚清以来一百年民族失败的耻辱史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个自参与
八国联军打下北京,就一直在庞然大物的中国面前凶恶、狂妄、刁蛮、残暴地跳
来跳去闹腾个没完的小个子国家,乖乖认输了!纵观二十世纪,如果说只有一件
大事真正值得中国人骄傲和庆贺的话,那就是抗战的胜利。中国人站起来了,虽
然他后来又站起来了好几次;中国掼掉了扣在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虽然
他注定还要在贫穷、动乱和饥饿中继续熬过漫长的岁月;但毕竟不会再像以前那
样任人欺凌宰割,毕竟与美苏英法一道跻身于“世界五强”。

  也许不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人,能够体会得到中国人的心酸。民族的自尊
和自负,民族的自卑和自贱,多少年以来,而且还将不知多少年地左右着我们的
情绪、观念、自我定位、心态和生态。在别的国家眼里,中国人真是难以理解。
一方面,对战败国抱着“以德报怨”的宽宏大量,将大批侵略军优先用军舰送返
日本,只对极少数战犯提出起诉,放弃巨额战争赔款;另一方面,又为对方老是
以怨报德、忘恩负义而激忿,什么参拜靖国神社、拒不公开认罪、篡改历史教科
书、钓鱼台岛纠纷、极端×派分子的言论和表演、电脑软件《提督的决断》的官
司……,每次都引起一番新仇旧恨。一方面,大量回忆和描写抗日战争的出版物、
影视作品,大屠杀纪念馆,慰安妇的控诉,民间索赔,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惨痛的
过去;另一方面,却多少表现得有些“馄饨挑子一头热”地跟日本套近乎,发誓
要和它“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国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对广岛和长崎的原
爆居然惺惺相惜;听到美国大兵强奸日本少女,心里头又象邻村的二妞教洋鬼子
糟蹋了一样不好受;满心信任和称赞日本商品的同时,打心眼儿里嘲笑蔑视它们
的制造者:“小日本做的!”

  学者余英时曾用一个词形容中国人对美国的民族感情,叫“羡憎交织”。其
实,这个词用来形容对日本人的态度更为确切。美国太遥远了。美国不管它有多
好和有多坏,总不至于让中国人牵肠挂肚或是金疮迸裂。而日本就可以很轻易地
做到,它就在你的隔壁,动不动就能让你既惊且惧,既慕又叹,既恨还爱。你说
不清他们到底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是亲戚还是宿敌,是谦卑还是骄狂,是聪明
还是蠢笨,是刻板还是滑头,是战争还是和平。

  说起对美国的“羡憎交织”,其实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日本。日本打遍天
下几无敌手,最终败在美国人手上。二次大战后,占领军统帅麦克阿瑟主导了对
整个日本社会的结构性改造,使日本得以迅速修复战争创伤,成为“坐二望一”
的世界经济强国。美国是日本的最大的克星,又是最大的救星,是主人、恩师又
是竞争对手,不由得它不对之“羡憎交织”。“日本可以说不”,就是这种情结
的最好注解。

  当电视里面出现,西方七大工业国领袖济济一堂,规划着世界的经济版图和
秩序时,一个头发梳得油光发亮、个头比其他人矮去一大截的日本首相也忝列其
中,我们总不免要多打量他几眼,——用所谓“羡憎交织”的目光。我们不会用
这样的眼光去看德国人、意大利人,更谈不上英国人、法国人、加拿大人,当然
也不会这样去看美国人。历史上美国对中国是有恩的,谈不上有什么过不去的
“仇”。美国从来没有侵占、分割过中国的领土,相反却在抗战中给予中国最大
的援助。中国军队在韩战和越战中与美军交过手,韩战可以说是打了个平手,而
越战却是美国输了。有人说,韩战中中国志愿军的被俘人员数十万,而美军只有
上万,中方死伤数字也大大超过美方,怎么好意思称作“平手”呢?平手的意思,
不是双方兵力消耗的相等,而是看战争的结果。韩战的结果是回到战前的起点,
参战四方以原有的“三八线”为停火分界。连美国将军也承认,板门店谈判是美
国第一次,在结束一场没有打赢的战争的协议上签字。

  难以独立打赢的一场战争

  如果不是以结果,而以双方被俘、死伤的数字作为衡量战争胜负的依据,岂
不是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没有胜利,中国应该算是战败国,而日本是战
胜国?这显然是荒谬的。中国抗战中死伤的巨大数字,无法做具体统计,一般认
为当数以千万计,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直接死于战场的军人,达132 万4 千多
人。中国军队被俘或投降的数字也很大,仅被改编为伪军的就有几十万人。经济
损失更极为惊人,三千万人丧失家园,战前战后物价相差一千八百倍(重庆2613
倍,昆明6894倍)。为战争花费的巨额款项,已经大大超过了中国人民的纳税能
力。

  谁都知道,中国是惨胜。中国只是理论上和道义上,赢了这场战争。日本是
向盟军投降,而中国仅为盟国阵营中的一员,耗时最久,代价最大,伤亡也最惨
重。如果没有盟国的参战,中国要赢得这场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无妨这样
讲,如果不是日本主动攻击同盟国而引发太平洋战争的话,中国连这样的惨胜都
会觉得奢侈。有人把中国的抗战,形容为一个羽量级对重量级的拳击大战。这位
羽量级拳手,被那个重量级的家伙连续打击了八年甚至更久之后,极度痛楚、疲
惫地倒在绳栏上,忽然裁判一声口哨,将他的一只胳膊高高地举起,宣布是他
“赢了”!情况就是这样。

  日本投降后的第三天,在山西的八路军企图令驻沁县日军放下武器,遭到拒
绝,于是发生恶战。日军仅一个大队(营级建制)守城,而八路军出动一万余人
攻打,以死亡一千多人的代价仍未能拿下该城。沁县日军击退了八路军,转眼将
地盘、武器交给了阎锡山的国军,八路军却又轻而易举地从国军手里夺了过来。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晚年尝撰写回忆录,承认八路军是他在中国作战时遇到
的最有战斗力一支军队。后来的国共内战也证明,由八路军为主组成的人民解放
军,能够势如破竹地击败数百万装备优良的国军。但即便是这支军队,在日落西
山的日军面前也如此不经打。

  1945年4 月至6 月间的湘西会战,是日本投降前在中国打的最后一次大的战
役。中方投入十九个师,日方投入三个师团、一个旅团和一个联队(团级建制)。
按史家的评说,这次战役以日方的失败告终,所谓“湘西大捷”。双方的伤亡数
字是,日方死1500人,伤5000人;而中方伤亡13713 人,为日方的两倍。中方还
特别提到,俘虏日军军官17人,士兵230 人,为七七事变以来俘虏人数最多的一
次。日军以“强弩之末”在中国作“垂死的挣扎”,仍有这样战绩,八年抗战打
的是怎样一种窝囊仗,可想而知。

  曾有一个谜语:“日本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人名”。据说猜出来好几
个谜底。一为“屈原”,屈服于美国投掷的原子弹;二为“苏武”,苏联动武,
向日本宣战;三为“共工”,即××黨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战功。是不是还
有一个“蒋干”,蒋介石干得好?不知道。《昭和天皇回忆录》中,对于日本最
高决策层下决心接受波茨坦宣言之前那一段心理历程,做了较为细致的招供。日
本投降的主因,还是屈服于美国。更直接地说,还是怕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
使得以凶顽著称的数百万皇军丧失用武之地,抵抗失效,只能给整个日本带来一
片焦土,甚至种族灭绝。毛澤×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事实上,战
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往往就是物。

  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是日本最终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战败不
等于投降,投降则是承认战败。如果没有美国参战,或者说如果美国没有发明和
使用原子弹,日本绝不可能那样迅速和突然地接受波茨坦宣言,那样乖乖地放下
武器。不要说七十年日本皇军一直有视投降、被俘为绝大耻辱的传统,即连日本
历史上也从未有过对外投降的记录。纵使日军在各战场失利,向本土节节败退,
其作战能力仍不可低估。美国估计,在日本本土作战,盟军可能还要付出上百万
人的牺牲才能取胜。从日本天皇的角度,原子弹的爆炸也给了他决定终战的最有
力的借口。因为军部领袖们一时方寸大乱,提不出任何对付该武器的良策,当然
更无力再阻止天皇作出决断。

  二战完全可能有另一种结局

  晚年旅居美国的李宗仁,在检讨八年抗战中中日双方的优劣成败时这样认为


  “……日本既处心积虑要征服中国,就应乘欧洲多事之秋,一举把中国吞下。
日本平时国防军有二十个师团,稍一动员便可递增至四、五十个师团。如果芦沟
桥战事发动前夕,日本便动员全国,首批派遣三十个师团同时分途进犯。用闪电
战方式,主力由平汉、津浦两路南下,另以一路出西北,实行战略上大迂回,占
领兰州,一举切断中、苏的交通,并与沿陇海铁路西进的部队相呼应,夹攻陕西,
占领西安,得陇望蜀,威胁成都。同时利用海道运输的便利,向长江、珠江两流
域西进攻击,与其南下的主力军相呼应,使西南各省军队不能调至长江流域作战,
则占领凇沪、南京、武汉、长沙等战略要地,既无异探囊取物。然后右路越秦岭
占成都;中路上宜昌,穿三峡,入夔门,占重庆,左路经广西,向都匀,入贵阳。
一举而占领中国各重要城市,将我方野战军主力摧毁,将零星游击队赶入山区,
支解我们整体抵抗的局面,陷全国于瘫痪状态,并非难事。到那时,我政府只有
俯首听命。等到大势已去,纵使我们的极端主战派也只好钳口结舌。则以蒋、汪
为首的反战派和三日亡国论者自将振振有词,率全国人民屈服于暴力之下了。然
后,一俟德、意向外侵略,欧战发展到顶点时,日本即可挟中国的人力物力向亚
洲防卫力量薄弱的地区,进行狂风掳掠性的战争,则南进北进,均可游刃有余。
如此,二次大战结束的面貌,恐将完全两样了。”(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
李宗仁回忆录》)

  李宗仁在抗战中担任第五战区司令官,指挥过台儿庄战役,为著名抗日将领,
战后被选为国民政府副总统,并在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他对于日本侵华战略
的分析,应是全面和老到的,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他说得再明了不过:日本既然
要侵略中国,就应倾全国之力,一举摧毁中国的抵抗力,而不是几个师团几个师
团地逐次增兵,一点一点地陷入泥淖。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只有屈服一条路可
走。也就是说,日本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在它自己身上,是它缺乏深谋远虑的大政
治家,及气魄雄伟的大战略家。否则,中国实难取胜。

  日本在中国战场上的失败,是战略的失败,亦即它并没有达到征服中国的目
的。但就战争本身而言,它实在是相当成功的。李宗仁以行家的眼光,称赞昔日
战场上他的对手:“日本陆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
兵行阵时,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
易有隙可乘。……日本将官,一般都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其作事皆能脚踏实
地,一丝不苟,令人生敬生畏。”(同上书)所有与日军交过手的盟国军队,对
此也有极为深刻的印象。认为这是一支卓越、顽强乃至伟大的军队。德国战败后,
西方各国尚允许它重建武装部队。而日本,被占领军下令解散皇军,永远不得再
建军队。因为它太厉害了。

  如果日本按照李宗仁的战略,或者不管以什么战略和方式征服了中国,将会
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在日本投降半个多世纪以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似乎有点
“假设历史”的可笑。而事实上,在抗战之前和抗战之中,这种假设从来就没有
停止过。正是这一假设,成为中国军民奋起抵抗的动力。日本侵略军所到之处,
犯下的种种罪行,令人发指,更加深了中国人的仇恨和危机感。“起来,不愿做
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抗战打赢了,我们就是自己的
主人;打输了,我们就成了人家的奴隶,就成了亡国奴。不做亡国奴,是任何国
家和民族抵抗入侵者的最崇高、最正义和最强大的一面旗帜。

  正是时光的流逝,正是在安然地度过了那场民族危亡的灾难之后,我们才有
可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重新思考和推演历史,——相当于围棋的“复盘”。

  轴心国与盟国不是单凭正义来划分的

  首先,我们看看被征服的国家,一个是德国,一个是日本。这两个国家都是
二次大战的战败国,长期遭到异国军队的占领,成了亡国奴。国土被分割,巨额
的战争赔款,工业设施被摧毁、劫掠殆尽,重要城市大都化为废墟。但它们都是
战后经济成长最迅速的工业国家,而今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尽管它们仍被排斥在联合国安理会常务理事之外,一直未能进入“五强”,其实
力足以排进前三名却是世所公认的。这两个国家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尤其日本,
国土狭小,人口密集,几乎毫无资源可言。而日本的钢铁年出口量,长期超过除
美国外七个工业强国的总和。日本还是联合国的第二经济支助国,通俗点说,就
是联合国的二老板。而且钱还出得不含糊,不象大老板美国那样总是拖欠大量款
项,搞得不痛快。

  日、德两国战后的杰出表现,说明和平发展比发动战争争取“生存空间”有
效得多。也说明承认战败、被征服、甚至被占领不一定是件坏事。你可以说,幸
亏这是盟国胜利了。如果是轴心国胜利了,情况不会有这么好。盟国代表“民×
阵营”,而轴心国代表“法西斯阵营”,一个是正义一个是非正义,一个是侵略
一个是反侵略,意义是不一样的。

  固然如此,却又是相对的。苏联谈得上什么民×?它的專制獨裁,较纳粹德
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按照一般估算,死于斯大林“大清洗”的人数,要远远超过
死于纳粹种族屠杀的犹太人。如果以种族决定人的存亡是人类不可饶恕的罪行,
那么以意识形态和经济状态决定人的生死又稍好在哪里呢?美国是种族歧视和种
族隔离的大本营,在迫害“劣等民族”方面的记录,并不比德国逊色。对外而言,
苏联侵略、占领和吞并的国家还少吗?波兰亡国,是德苏两个恶邻合伙炮制的
“杰作”。外蒙独立,是苏联出于“战略目的”威逼利诱×国政府就范的结果。
盟军阵营中的英国和法国,都属于老牌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义国家,在全世界以
侵略他国为业,所占领的殖民地遍布“五洲四海”,岂是战时德意日三国可比。
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主要原因都是“发展空间太小”,要与已将世界瓜分完
毕的英法等国抢地盘。日本除了“生存空间太小”要抢地盘,还有一个动听的口
号:把亚洲人从白人殖民者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如果没有英法等西方国家侵
略在先,何来“解放亚洲”之说?二战结束后,原来的盟国之间划分各自的势力
范围,又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由“正义的、反侵略的民×阵营”发动的战
争,丝毫不见得要“温良”多少。韩战、越战就是明证。小小一个越南,美军投
掷的炸弹就超过整个二战的总和。1968年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出兵捷克镇压“布拉
格之春”,一下开进六十万军队,五万九百辆坦克,八百架飞机,两千门大炮,
而1940年希特勒进攻法国,仅用了两千五百辆坦克。

  二战将结束时,盟国阵营的英苏就划分欧洲势力范围谈判,东欧社會主義集
团就是主要战胜国私下交易的成果。苏联军队反击德军,攻克柏林,实施残酷的
报复,其中也包括杀俘和强奸。德军杀害卓娅的那个团,整个都被苏军杀掉了。
柏林大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也被尽情地运往苏联,半个世纪以后仍宣布永不归
还。美军占领日本,烧、杀、抢的事件倒至为罕见,唯强奸案多到不胜枚举,据
说多时每天达上千起。这还是无条件投降带来的优待。日本人似乎没有中国人那
种“宁死不受辱”的羞耻心,或者说,没有机会给他们表现这种羞耻心。为了保
护广大的一般的妇女,日本政府竟组织“慰安妇”,号召有“献身精神”、“爱
国”的女人们去当军妓。战犯东条英机这样宽解他的前部属、同事:他也有几个
女儿,“她们肯定是被迫这么做的,如果没有黑市和这种赚钱方式,谁能够在我
们的国家生存下来呢?”德日两国遭到的战争报复也许不值得同情,看看他们的
战争罪行,我们还会认为这种报应实在来的太晚也太轻了。我只是想说,幻想那
一方会出现所谓“仁义之师”,是简单、幼稚和可笑的。象中国这样主动放弃战
争赔款、礼送百万侵华日军出境、放弃起诉和关押大批日本战犯,并不合乎现代
国际环境的“潮流”。

  最大的运气:中国加入盟国

  日本并非一开始就同德、意联合,直到1940年9 月才正式结成三国轴心。而
日本高层对此也有不同意见,昭和天皇就屡次表示反对。美国成为盟国的主要成
员,也犹豫和观望了很久,它甚至一度与亲德的法国贝当政府建交。1941年12月
珍珠港事件爆发,自身遭到重创和奇耻大辱,才下决心向日本宣战。苏联也不是
纳粹德国扩张的天敌,1939年它还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合谋瓜分波兰。
直到1941年6 月遭到德军闪电式入侵,才慌慌张张开始卫国战争。中国加入盟国
阵营,也晚至1941年12月10日,跟在美国的后面向德、意两国宣战。这之前,中
国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日本。如果还要算一个敌人,那就是苏联,它兵不血刃
霸占了外蒙。蒋介石曾设想“联德抗日”,国民政府十余年间聘用大量德国军事
顾问,多时至百余人,由德前国防部长萨克脱任顾问团团长。德国长期向中国提
供军火,为中国训练了数十个师,组建了第一个机械化部队。中国和意大利的关
系也相当不错,德意两国都帮助中国建立空军。意大利和德国还是西方国家中最
早将驻华使节升格为大使的两个国家,分别为1934年9 月(墨索里尼政府)和1935
年5 月(希特勒政府)。欧战爆发后,蒋介石遣使企图联合英、美、法,遭到拒
绝,一气之下竟又转向德国。1940年11月,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约见中国大使陈
介,希望中国能与日本议和,并加入轴心国。直至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希望日本
攻苏,承认了汪精卫的南京政府,重庆政府才宣布与德断交。

  二次大战是世界性战争,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反目,并不以政治理念、社会
体制、意识形态来划分,而是取决于国家民族的利益,有时甚至是眼前的利益。
英国与日本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意大利与苏联都是“社會主義”獨裁国家,它
们却分属两个敌对的阵营。在盟国阵营中,英、法、苏俄与中国均结有世仇。法
国占据了中国的属地印度;英国占据了中国的属地缅甸,占据了香港,一定
程度地控制了西藏。英国在中国抗战吃紧的关头,将中国接受西方援助的唯一通
道滇缅公路下令封闭三个月之久。法国有盟国阵营的戴高乐政府和轴心国阵营的
维希政府,反而是前者而非后者,不愿放弃在中国的法租界和印度。中国与
维希政府建有外交关系,1943年8 月才断交。沙俄前后侵占了中国数百万平方公
里的土地,苏俄又控制并力图分离外蒙。日本曾与美苏分别签订《美日谅解法案
》、《日苏中立条约》,日美苏三国都不惜以出卖和损害中国的领土完整换取各
自的利益。如日苏联合声明:

  “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
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1941年4 月13日于莫斯科)

  日苏瓜分中国的计划,使中国陷于两难。联日抗俄,则失满州;联俄抗日,
则失外蒙。汪氏的南京政府主张前者,重庆的国民政府主张后者。手心手背都是
肉,教人割哪一块是好?日蒋之间一直酝酿谋和,一旦成功,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乃是“抗俄”,兼而“反×”。也就是说,中国到底是加入轴心国,还是加入盟
国,一是押宝,二是契机。归根结蒂,中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而美
国加入盟国阵营,所以中国也就跟着加入盟国。

  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各国的利益所在。利益永远是在
道义之上的。当然相对而言,美国还算是比较“讲道义”的,它没有英、法、俄
那样沉重的历史包袱,战火也没有燃烧到它自己的国土上。对于中国的抗战来说,
珍珠港事件是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消息传到重庆的当天,整个山城一片欢腾,工
厂、学校、机关、单位都上街抢购报纸,相互祝贺。而日本的首都东京,此刻也
陷入偷袭成功的狂喜之中,民众涌上街头,欢庆胜利。两个敌对交战国的都城,
在同一时刻为同一件战事欢欣鼓舞,弹冠相庆,这恐怕要算是一大今古奇观。

  侵略战争的另一面

  侵略战争的性质是不义的,然而侵略的结果却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纳粹德国发动欧战,是不义中的不义,但它动摇了英法在北非的殖民统治,导致
战后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国的独立。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也极为不义,却使印
尼得以脱离荷兰,缅甸、马来西亚得以脱离英国,法国无法再在印度立足。
战后东京大审判,印度许多人士包括甘地,就反对以战犯罪名惩罚侵日军将领,
认为日本的侵略狠狠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有利于亚洲的解放。出席远东法庭
的印度法官帕尔,在最后的审判时写下自己的保留意见,25名被告都应该无罪释
放。日本侵华,是想独吞中国,不使之落入西方国家之手,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
西方列强的瓜分。1905年日俄之战,重挫俄国霸占东北的企图。如果当时是俄国
赢了,我们想想对中国可有半点好处?东北一直到斯大林时代都被认为“原本就
是俄国的”,许多沙俄军官家庭甚至把旅顺当做他们的“家乡”。汪氏南京政府
成立后,日本将北平、上海、广州等各地的外国租界及治外法权一应废除。此举
你可以说是“假惺惺的欺骗”,事实却是迫使各国先后向南京或重庆表示承认,
从而结束了慈禧太后、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都莫可奈何的“国中之国”的奇
观。李小龙在电影中怒砸租界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还捎带把
一旁的日本人痛揍了一顿。殊不知为中国人彻底端掉这块牌子的,正是日本人!

  有人说抗战胜利,租界自然会还给中国。此话是没有根据的。帝国主义势力
就象灰尘,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自由法国的领袖戴高乐,就想赖
掉维希政府放弃租界的承诺,但法租界已在日本人手里废除多年,重建不再可能,
老大不情愿地拖到1946年2 月才勉强接受这一既成事实。英国在战后并没有把香
港“自然地”还给中国,而是死皮赖脸地又占了半个多世纪。苏联眼见日本将要
落败,赶紧策划外蒙完全独立,更证明“自然归还论”之荒谬。倒是美国总统罗
斯福曾提议,胜利后将法属印度交还中国,这是个顺水人情,不损失美国的
利益,不要白不要,却为蒋介石拒绝。

  历史上,中国有过多次被侵略和被征服的经历。秦朝、元朝和清朝,都是外
来侵略者建立的朝代。隋朝和唐朝,也是外来民族的后裔所建立。其他还有许许
多多入侵者建立的小王朝。中国至有今日版图之庞大,中国人和中国的民族至有
今日之众多,没有侵略者的加入是不可想象的。照道理,以中华文明领先世界的
优势,应该是中国对外征服为主。事实并不如此。由中国发动的领土扩张,从来
都费力不讨好,劳民伤财又功效甚微。反而是外族入侵,往往大建奇功。每一次
被大规模侵占和征服的结果,都扩展了中国的版图,同时给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
血液。被侵略的规模越大,征服得越彻底,中国的扩展就越迅速,越辽阔。这么
说太不好听了,却是事实。(参见《侵略者与亡国奴共建的中国》)

  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建立过像英国那样庞大的跨越五洲、环绕全
球的殖民帝国。按说它应该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侵略者,它发动的鸦片战争把
中国带进了漫长的冤孽般的耻辱历程。但一百五十年后,它还给我们一个现代化
的香港。1904年它入侵西藏,西藏始推行新政,创办邮局、建发电厂印刷厂、成
立警察局、开设银行,甚至试种茶叶,虽说是为了脱离中国做准备,毕竟给封闭
落后的雪域打开了一扇窗口,带来了新的气象。印度被英国统治百年,到1947年
独立时,已有铁路五万余公里,超过面积比它大差不多四倍的中国,直到40年后
才追上。英国人给许多国家地区带来了工业革命的曙光,中国也是在跟这些鸦片
贩子打交道的时候才受到的启蒙。

  胜负乃国家之常事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既然侵略战争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就应该肯定
它,当外敌入侵时,不但无须抵抗,还要打起旗子欢迎它呢?

  不是这样。外敌入侵,当然要奋起反抗。无论侵略的结果有多好,其过程给
人民带来的灾难太巨大了,因此要反对,抵抗。这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无庸置
疑的道理。但我们在观照和思考历史的时候,不能简单化。以八国联军的入侵为
例,义和团保卫家园是对的,而它以愚昧疯狂的行为挑起事端,又确实无法为国
际公认的法则所接受。是不是有比八国联合出兵干涉更好的方式?比方不出兵,
完全通过谈判?当时的情况是,拳乱四起,朝廷都无法控制,外交使团连生命财
产安全都不能保证,找谁去谈,谁说了算?何况还有中国将领僧格林沁撕毁两国
停战协议,偷袭外国军队的前车之鉴。人家认定你是个不讲道理不讲信义,狂妄
自大顽固守旧的政府,跟你讲好的没用,就象今天的人们去看伊拉克总统萨达姆。
侯塞因一样。总之,这是一场悲剧,而中国是这一悲剧中最大的受害者。如果一
个民族不善于从中接受教训,那么肯定地,悲剧还将一演再演。

  就被侵略一方来说,一定要抵抗这是对的。不过要做好两手准备,即有可能
赢,也有可能输。中国人都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既是兵家常事,那么也是国
家常事。打赢了好说,打输了怎么办?尤其是彻底输了,亡了国,被征服,怎么
办?在大敌当前之际,这样的讨论或许太“低调”,太影响士气;但在远离硝烟
的和平年代,在仔细观照历史的时候,这个话题就不仅不是多余,而且还是必要
的了。

  如果“日本战胜了中国”,结果会怎么样?

  根据历史的经验,可以推断,结果显然是:日本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还要加
上朝鲜这个自古跟中国关系密切,而并未拥有全部主权的属国。中国的疆域将第
一次越过日本海,囊括忽必烈当年两次都未曾征服的东瀛岛国。

  有人说,历史不会如此简单地复写。问题在于,日本想要做的,恰恰是如此
简单地复写历史。日本侵华的决策者们,一直悉心研究中国被外族征服的历史,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行动。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它所进
攻的主要目标就是中国。日本入侵时宣扬“日中一体”、“同文同种”,固然是
为了掩饰其侵略罪行,但也是对其目的作了恰当的注解。那就是,实现十六世纪
统一日本的领主丰臣秀吉的梦想,“打到北京去当皇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
的主人和一部分。

  最接近中国文化的入侵者

  日本人是从哪里来的?当然不会是从海里来的,也不是岛上固有的。最有根
据的推测,是从中国东渡而来。民族学家们认为,大和民族由来自西伯利亚及中
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
及汉人和朝鲜人混合形成。也就是说,“中国人”是组成日本民族的主体。1996
年开始,中国及日本的一些学者们组成“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调查团”,对中国江
苏省发掘出来的春秋至西汉时代(即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人骨,及差
不多同期出土的日本北九州及山口县绳纹至弥生时代的人骨,进行了三年的对比
研究。经过DNA 检验分析,两者的排列次序某部分竟然一致,证明两者源自相同
的祖先。或者说,日本人的祖先为中国人。中日两国,不但同种,而且同宗。
(日本《产经新闻》1999年3 月19日报道)

  前文说到的李小龙是美籍华人,因好莱坞歧视亚裔形象,转向香港发展,终
于“威震”国际电影界,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当然中国人更是把他当做充
满爱国精神的现代版的民族英雄。美国近年拍了一部李小龙的传记片《龙》,有
一场戏颇是耐人寻味:李小龙与他的白人妻子一起看电影,片中一个面容丑陋、
动作古怪的日本人因其愚笨,引起台下所有的美国观众(包括他妻子)一阵阵的
哄笑,唯李小龙的表情越来越沉,终于起身拂袖而去。在西方人眼里,日本人和
中国人是一样的,奚落一个日本人,也就是奚落中国人,中国人看了可能会比日
本人看了还生气。李小龙自己的电影里表现出的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性格,被美
国人一解读,变成了反省“种族歧视”的最好教材。

  不妨再说一部电影。以爱国著称的影片《火烧圆明园》中,蒙古将领僧格林
沁率领骑兵一次次冲向英法联军的枪炮阵,硝烟弥漫,浴血奋战。他们是在保卫
自己的祖国,保卫家园,大凡中国观众都会被这一场景激动得热血沸腾。然而六
百年前,僧格林沁的祖先,正是比英法联军凶狠百倍的侵略者,铁蹄横扫整个中
国,逼得南宋皇帝跳海,逼得民族英雄“零丁洋里叹零丁”。更不用说,代表中
国共御外侮的满清政府,两百多年前也是侵略者。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者占据香
港,一百年后,它却同中国人一道抗击日本侵略军。历史的复杂性,使一切简单
化的思维与论断苍白无力。

  比较中国历史上各主要入侵者,日本与中国的文化最为接近。从文化脉络上
说,它应该最容易融入中华民族。日本文字是汉字,字意基本同于中文原意,用
不着象秦国统一中国后还得动一次“书同文”的大改革。日本长久为农耕民族,
不象以游牧或渔猎为主的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和满州人,无须对生活
习俗作较大改变即能完成汉化。日本的文物典章多仿袭中国,就连宗教、服饰、
习俗及民族特性、价值伦理也都受中国影响甚久甚巨,超过任何一个“加入”中
国前的其他民族。就是在今天,日本人也比藏人、蒙古人、回人、维吾尔人,乃
至壮、苗、彝、瑶、傣……人,更像“中国人”,——更像占中国百分之九十三
以上的汉人。近年美国摄制的中国历史题材动画片《木兰》,很多人指责其服饰
不象中国人而像日本人,是西方人轻视中国文化的表现。殊不知日本人的民族服
装,正是一千多年前从中国引进的,故和服又称“唐服”。倒是中国本土的民族
服装一千余年来多次发生巨大变化,尤其清朝入关,汉人被强迫改成满装,后来
旗袍、长衫、马褂、瓜皮帽反倒成了中国的“民族服装”。

  比中国人还像中国人的日本人

  以日本首先占领的“满州国”来看,日本侨民的确是在迅速地中国化。所谓
和、满(汉)、蒙、朝、俄“五族共和”,且不论实行得如何,至少是一种冠冕
堂皇的政治主张。比元朝的人分四等,比清朝的满汉不通婚,要好得多。日本控
制东北才十几年,到它投降之际,日本侨民绝大多数都会说中国话,适应了大陆
生活,除了还保留一些民族服饰及饮食习惯外,与一般中国人已无二致。平民之
间的民族矛盾也远不及元、清初年那样激烈,中日联姻比比皆是,日本战败后,
许多日侨宁可选择继续留在中国而不愿回日本,大量的日本遗孤被中国家庭收养,
都说明这一点。

  历代侵略者以武力征服中国,自身则为中国的文化所征服。这就是所谓“汉
化”。中国文化的优劣与否,是另外的论题;它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同化力,却
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同化当然也包括融合外来文化,有时甚至是大量融合外来文
化,大量接纳外族的血统。与其说是单向的同化力,毋宁说是一种巨大的包容力。
这种力量在中国本土尤为厉害,海外也可以感受到它的能量。华洋杂处的香港、
澳门,是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较量、交流最为激烈的地方,中国内地通过这两扇
窗口,吸收了多少西方的东西!遍布国外各主要都市的中国城、唐人街,又将多
少中国的东西一点一点地渗透到那些陌生的土地上!一种足以抵抗外来文化的文
化是强大的,如印度文化;一种能迅速接受外来文化的文化是充满活力的,如日
本文化。中国属于哪一种呢?

  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景仰,几乎不加掩饰。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杀人、
强奸、抢掠,干尽了坏事,唯独对中国的文化不故意破坏和毁灭,有的还悉心保
护。电影《霸王别姬》里,有一位酷爱京剧的日本军官青木,没有人会怀疑这个
角色的真实性(据说其原型为高级文化军官长谷川)。日本占领军尊重梅兰芳、
齐白石、周作人等文化名人,请他们出来做官,不愿合作的也不加伤害。沦陷区
的文学创作十分活跃,出现了张爱玲这样优秀的作家。有的小说写到主人公出走
参加抗日游击队,也居然能够在上海正式出版。相较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及雍
正乾隆的大兴文字狱,乃至(咱们“自己的”)国共两黨政权的暗杀和迫害作家、
反×及文化大×命,显然“开明”得多了。

  景仰是同化的第一步。日本人往往以对中国文化的熟知为自豪,在数不清的
电影、文学作品中,许多日本军官满嘴中国话,自诩为“中国通”,不是没有事
实根据的。《红灯记》里的日宪兵队队长鸠山,原是一个日本医师,并不专门研
究中国学,却精通中国的语言与人情世故,搞一份密电码懂得要先“设宴交朋友”。
可以想见,一旦日本征服中国成功,这些侵略者会比中国人还要中国人。至少,
普通话就说得要比绝大多数的南方人要溜。你让蒋介石、毛澤×及其他满口乡音
的那么多国共两黨的领袖与鸠山们站在一起,让初学汉语的西方人从口音去分辨,
谁是中国人谁是外国人,他们准得弄错。

  日本自古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甚钜,视汉学为“上国之学”,以为论政治国的
根本。明治维新以后,固然引进了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但加固皇权,群士号
召“尊王攘夷”、“神州不灭”却更加中国化。甲午战争前,日本比较严肃的文
学作品大都用汉文出版,这是为了向读者保证,该书不是写给无知识的妇女或儿
童看的。

  日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巨大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都是这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即中国文化,尤其是
近现代以来的文化,深受日本的影响。中日两国的文化交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
向的,是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这当然不是指中国人从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中,
模仿了几句“大大的”、“统统的”、“米西米西”、“死了死了的”之类洋泾
浜鬼子话。绝非那样简单可笑。中国的语言文字,政治军事,改革革命,科学教
育,……乃至风俗礼仪,无一不受日本的巨大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还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上超过日本。

  早在1915年,一位署名“将来小律师”的作者在一本《盲人瞎马之新名词》
的书中说,自戊戌变法以后,日文行于中土,列举流行的新名词五十九个。有少
数除了历史题材的作品中还能见到,如、哀啼每吞书(哀地美敦书)之类,
现在已不大使用。但绝大部分我们至今还广泛的使用着,并且早已成为现代汉语
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试想,如果我们象“抵制日货”那样,拒绝使用这些日本词语,中文将会是
一种什么样子?——取缔、取消、引渡、样、手续、的、积极的、消极的、具体
的、抽象的、目的、宗旨、权力、义务、当事者、所为、意思表示、强制执行、
第三者、场合、又、若、打消、动员令、无某某之必要、律、大律师、代价、让
渡、亲属、继承、债权人、债务人、原素、要素、偶素、常素、损害赔偿、各各、
法人、重婚罪、经济、条件付之契约、从而如何如何、卫生、文凭、盲从、同化。

  这还是民国初年的粗略统计,实际远不止59个。如果现在再来做这项工作,
结果会更令我们惊叹。如:干部、代表、压力、排外、野蛮、公敌、发起、旨趣、
什么什么族、派出所、警察、宪兵、检察官、写真,……简直俯拾皆是。“经济
学”、“哲学”和“社会学”,中国以前叫“资生学”、“智学”和“群学”,
——听起来这倒是象“日文”,但它们却是地地道道的中文。这些“日”常用语,
有些其实是中国古代既有的名词,日本人将之赋予新意使用,遂成规范。而中国
拿来,也易如反掌。孙中山发动反清起义,初始自称“造反”,陈少白拿了一份
日本报纸给他看,云“革命黨孙文”,孙抚掌曰:“好,好!自今以后,但
言革命,勿言造反。”还有“经济”一词,原意为治理国家;如今谁还用“经济”
来“治理国家”呢?早就专门用“政治”了!

  小学读书时,孩子们就被教导不要生造名词、形容词,要保持中国语言文字
的纯洁与规范。可想“新词”的产生,不允许随心所欲和草率从事。词汇是一种
概念工具,如此多的新名词,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语言表述方面的新意,而必然伴
随着对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的巨大冲击和革新。当然并非所有“新”
的都是好的。拿日本来说,它以“排日”为借口,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
“从而”“发起”“野蛮”“侵略”,终成为“世界”“公敌”(引号内为日本
词定)。

  当年大量新名词涌入中国,一度引起一些人的不安,即使相当新派的人物也
不能安之若素。大办洋务、以思想开明著称的张之洞,曾在一份文件上批云不要
使用新名词,他的幕僚辜鸿铭却告诉他:“不要使用新名词”中的“名词”二字
便是一个新名词,来自日本。辜鸿铭是一位学贯中西、享誉世界的大学者,爱中
国爱到病态和盲目自大的地步。他也认为,继承了真正的中国文明之精华的是日
本人而非中国人。汉唐时代形成的的中国文明,被元朝及后来游牧民族的入侵给
打断,给蹂躏糟蹋了,因而大部分失传了。日本则成功地抵抗了忽必烈的进攻,
在海外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真传。他甚至断言:“应该说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国人,
是唐代的中国人”。(《辜鸿铭文集。中国文明的复兴与日本》,原文发表于1924
年)

  东渡扶桑:学生变成老师

  辜鸿鸣的言论,为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所“借鉴”和利用,成了共建“大东亚
文化”的依据之一。这确是历史的悲剧。然而辜鸿鸣的话并非一无道理。唐代以
后,汉民族由极盛转向衰落,游牧民族的多次入侵,成为中国的主人。虽然征服
者承袭中国的典章制度,并最终都为被征服者部分乃至全部“汉化”,毕竟人为
地打断了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无法保持汉唐文明的“原汁原味”。元代是一次大
的断裂,清代又是一次大的断裂。尤其是清代,连服装、发式都被迫改制,那里
还有“中国人”的影子!多次遭到亡国的不幸,民族的性格心理也发生深刻变化,
强烈的自尊与自卑的微妙混合,往往使人陷于看似崇高、实则琐屑无谓的道义之
争,而失去汉时的豪放、唐代的恢宏。反观日本,从审美情趣到风俗礼仪、服饰
器具,倒是保留了较多的汉唐之风。前面说到电影《木兰》的服装,即为一例。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发展成中国特色的禅学,而后却在日本发扬光大。围棋是
中国发明的,日本却能够将它形成制度和精神。茶是中国的特产,茶道却形成于
日本,并且是“道可道,非常道”。

  有人嘲笑,日本学习中国文化只重形式不重精神,有买椟还珠之嫌。我以为
这没什么根据。“珠和椟”的比喻,本身就是世俗功利的。以商业价格论,当然
椟不如珠;而从文化角度来看,椟的意义很可能胜珠十倍以上。文化的具体表现
就是形式,连形式都没了,还侈谈什么精神呢?在中国的大地上,宋代以前的土
木建筑几乎都被焚毁一光,你要欣赏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建筑”,只能去日本看。
我就不信,古希腊的文化精神,还继续留存在雅典的古建筑废墟上。同样我也不
信,汉唐那种气度飞扬的文化精神,能够在明清以后的房子里和谐地安居至今。
椟之不存,珠将焉附?

  甲午战争后,汉文在日本学校课程中的重要性大幅下降,不再被视为“上国
之学”。这道理是很自然的,别怪人家势利眼。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好的装备,
打不赢人家,说明你的民族你的文化确有毛病。中国不也挺势利吗?以前瞧不起
西方人,把人家当“夷”,说什么“腿都伸不直”;被人家打败了,又赶紧派人
去学,买人家的枪炮船舰。一直最瞧不起日本人,把人家当“奴”;被人家打败
了,割地赔款之后,又赶紧派人去学;人家投降了,又说人家是“小日本”,这
不行那不行,摆出一副“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姿态放它一马,该赔的不赔,该罚
的不罚,该杀的不杀,该要土地的不要;人家经济搞上去了,成了世界第二强,
这边又看得“羡憎交织”,一会儿要它道歉,一会儿要它赔款,一会儿要跟人家
“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私下里把人家骂得猪狗不如,却对日本货表现出近乎狂
热的信任和偏好,……这还不势利吗?一个国家强大,一个民族强势,它的文化
对世界产生足够大的影响,自然会成为世人羡慕、学习和吸收的主流;反过来你
不行,还一定要别人保持对你尊敬,一定要以你为师,这心理毛病就大了。

  从1896年起,大量中国学生涌入日本学习,仅1906年就有大约8 ,600 人。
这样大的数字,是到当时为止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留学运动。有趣的是,大部分
留日学生的目的不是学习日本文化,而是学习西洋文化。或者叫,学习日本人学
习西洋文化的方法,当然也包括从日本转手得到的,已经打上浓厚的日本色彩的
西方知识。这些留学生集中了中国的有志之士和少年才俊,赴日本寻找科学救国、
教育救国、文学救国、军事救国……,乃至改良和革命的方略。他们中有章太炎、
陈天华、邹容、黄兴、蔡锷、宋教仁、汪精卫、蒋介石、陈独秀、李大钊、周恩
来、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李叔同、胡风、周扬、田汉、夏衍、欧阳
予倩,……。辛亥革命的先驱,国民黨的绝大部分元老,××黨创始人“南陈北
李”,三分之一的××一大代表(李达、李汉俊、周佛海、董必武),都曾东渡
日本留学。

  日本书籍的翻译也随之进入高潮。民国建立前十五年间,共有956 本日文书
译成汉文;同一时间内,日本从汉文译过去的书只有16本;民国成立后十五年间,
日译汉的书有1 ,759 本。日文以汉字构成,大量译书尤其是翻译教科书刊行中
国,对文化和教育的影响可想而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白话文
运动,而它的前身“文言合一”运动,则源于明治时代的日本。前面说到的大量
新名词,实际上也就是吸收了日本的这一文化资源,对于中国文体的演变,发挥
了直接的作用。中国的新小说、新诗、新戏剧,也都受益于日本文学的启迪。郭
沫若的第一本诗集《女神》在日本写成;郁达夫的《沉沦》看得出日本私小说的
印痕;周作人的散文明显带有日本茶道的形式之美;鲁迅的杂文里总有一个黑黑
瘦瘦的影子,那就是藤野先生。

  受日本影响的改良与革命

  不但新文化运动从日本起步,中国的体制改革和社会改良,也以日本为楷模。
日本对西方势力的压迫,及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有着跟中国人一样深切的
感受。美国炮舰以轰击港埠作威胁,强行捅开日本对外贸易的大门的经历,令中
国人想起鸦片战争的炮声。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脱亚入欧”,跻身世界强
国的行列,为中国树立了一个极佳的榜样。1898年戊戌变法,光绪颁布的改革诏
令,大部分是从《日本变政考》中照搬过来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这一年也来华
游历,打算为中国的改革做点事,帮忙出些点子什么的。当时有一种提议,要聘
请伊藤当中国的首相,以推行新政。不料政变骤发,葬送了维新派的理想和命运,
伊藤只好怏怏南下。伊藤博文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人物,最大贡献是起草明治
宪法和组织两院制议会。由他来中国推行变法,只要人际关系上不出岔子,方策
上驾轻就熟,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朝鲜拍过一部电影《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把伊藤描写成一个贪婪、霸道、专横的侵略者、暴君,终于被爱国者安重根一枪
打死,大快人心。其实伊藤是一个很开明的政治家,虽然也是一个侵略者。他派
兵战败了中国,是日本本国的利益使然,就象历史上中国皇帝“平定四边”一样
;他在首相任上,还取消了英国在日本的治外法权。他出任朝鲜总督,一直采取
温和、同情的态度,在五年中均阻止日本陆军兼并朝鲜之议。1909年他被迫辞职
遇刺,朝鲜才为日本完全兼并,继任总督寺内正毅随即实施严厉的高压统治,朝
鲜人形容,“就象一股寒流来袭汉城”。

  不但变法源于日本,中国的革命也从日本起步。孙中山足迹遍及各世界强国,
最终选择以日本为革命的大本营。他将日本看作中国的“天然盟友”,1895年第
一次广州起义失败后逃到横滨,便剪掉辫子,穿上日本裁制的适合亚洲人体型的
西服,蓄起小胡子。他回忆道:“中日战争后,日本开始更受人尊重,因此当我
留了发须后,就可以毫不费事地冒充日本人。”此后他终身都是这么一副“日本
人”打扮,包括他那套著名的“中山装”,也是从日本式学生装演变而来,后成
为“两朝国服”即“民国服”和“毛服”的样本。孙中山本名“逸仙”,“中山”
是他取的日本名字(全名“中山樵”),读作Nakayama(那卡雅马),不料竟以
此名传世。他创建的兴中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在孙中山看来,甲午战争中大败清军北洋舰队,迫使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吞并朝
鲜和台湾的日本不必“驱除”,反而还得联合;倒是代表×国政府的满清皇帝,
成了必欲首先驱除的“鞑虏”。为了达此目的,甚至策划招募日本军人参加他的
起义军,并以未来政府中安排日本人担任几个重要职位作为回报。此计划后为伊
藤博文禁止才告落空。1905年成立同盟会,由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共同拟定六
条政纲,其中第五条即为:“主张中日两国国民的联合”。孙中山的革命,得到
日本政府外务省秘密资金的支助,已经不再是秘密。

  从日本方面而言,主张“日中一体”、“共存共荣”,亦由来已久,而非中
国革命家们的一厢情愿。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多以“”称中国,而回避称
“大清”国名,及汉文中通俗称呼的“中国”,具有含蓄的颠覆性的暗示:彼可
取而代之也。“”一词即英文China 的日本拼音读法,在中国人看来含有污
辱之意,日本投降后正式作为战胜国的要求强迫其不得再行使用。支是“分支”,
不再是“中央”;而“日出之国”正是蓬勃发展的后起之秀,可以带动中国共同
繁荣。

  两厢情愿的“中日亲善”

  与辜鸿铭的论调一样,许多日本人也意识到,日本才是中国传统光辉的继承
者。既然东方与西方,即黄种人与白种人之间的最后对抗不可避免,因而日本显
然需要与中国联合在一起。如果×国政府没有能力作出反应,或者对日本优越性
的种种臆说毫不妥协,那么日本人就必须考虑支持另一个政权来取代现政权。这
“另一个政权”,或是孙中山,或是袁世凯,或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或是溥
仪、溥杰兄弟,或是蒋介石,或是宋哲元,或是吴佩孚、唐绍仪,或是梁鸿志,
或是汪精卫。

  日本人中一些“有志者”,开始大胆深入中国、朝鲜进行活动,收集情报。
1898年,日本首相大隈重信提出“大隈主义”,他在一篇大量被人引用的文章中
号召密切中日合作、联合,坚决认为西方侵略的根源是种族性的,日本除了加以
反对和援助中国加以反对外别无选择:“中国人民的生存决不只是事关他人的福
利,它涉及日本人自身的根本利益。”为此,日本人必须研究中国,到中国旅行,
与中国人交往。中国和中国人,成了日本的热门话题。在当时日本的通俗读物中,
充斥着“到北京去”一类的流行口号。

  孙中山身边的宫崎滔天,直接接受日本外务省的派遣和经费,渗透、影响、
参与中国革命黨的活动,向日本政要汇报中国的情报,利用反清势力牵制清廷的
反日政策。而负责此项牵制策略的,正是外务大臣大隈重信的重要智囊犬养毅
(后出任日本首相)。孙中山之外,其他著名革命黨人也都有日本特务追随和施
加影响,如黄兴身边的萱野长知,宋教仁身边的北一辉。兴中会最早见诸名单的
129 名会员中,即有犬养毅、宫崎兄弟、六原太琢、副岛、寺尾、山田兄弟、菊
池、萱野等多名日本人参加。实际参与者远不止这几位。据萱野记载,跟着孙中
山积极活动的日本人,大约有三百人。仅惠州之役,参加暴动的日本人便有平山
周、山田良政、尾崎行昌、岛田径一、宫崎寅藏等六七人,其中山田战死。这些
同情中国革命的“日本友人”,往好里说是帮助中国推翻專制王朝,往坏里说都
是些对中国深怀幻想的扩张主义分子冒险家,是土肥原贤二一类“对华活动家”
的先驱。除了政界名人,还有财界人士。更多的是所谓“大陆浪人”,他们由山
县有朋、桂太郎等政黨和军部首脑提供经费,同时也接受政黨和军方的操纵。

  一方面对中国进行侵略、渗透,一方面又希望中国强大以抵御西方势力;一
方面歧视和嘲笑中国人,一方面又崇仰中国悠久的文化;一方面不无善意和诚意
地拉拢扶植中国的革命黨、反对派,一方面掩饰不住恩赐的傲慢及冷淡。这些看
来矛盾的态度,反映了日本人欲罢不能的中国情结:你不行,而我行,由我来经
营中国,肯定不是你这个样子。

  日本人究竟行不行,是否比中国人行,是另外一个问题。首先是,日本人有
什么资格过问中国的事务?就算中国搞得一塌糊涂,腐朽透顶,就算中国專制不
除,民×不彰,人權不保,内战不休,又干卿底事?当然日本人不这么看,他们
有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正像中国后来也以这种感觉出兵朝鲜,出兵越南,
培训缅甸、柬埔寨的××黨丛林游击队。更早些,有两三百年前清兵入关建立外
族政权的镜鉴。只要日本能征服中国,就等于是中国再经历一次改朝换代,等于
是番邦外族入主中原,最终能获得中国人的认同而载入正史。

  孙中山为了筹措革命经费和赢得日本朝野的支持,曾不止一次地,甚至主动
地向日本提出以东北、蒙古作为交换条件。日本在有计划地对中国进行渗透的同
时,不断地受到革命黨和军阀的让步、许诺、暗示的鼓舞,逐步发展和完善了吞
并中国的政治野心。1915年1 月11日,日本驻华公使面交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
一份二十一条决议书,史称“二十一条”,要中方俱签。这部分原因是日本要求
对当年支持中国革命的回报。2 月5 日,×国政府刚刚与日本方面就签约一事谈
判,讨价还价之际,孙中山却擅自在日本东京与日方秘密签订了一份“中日盟约”,
共十一条。这份盟约,与著名的卖国条约“二十一条”,竟有颇多相近似处。革
命黨人的作派,就是比封建王朝和北洋军阀要来得“前卫”。

  日本治下的中国土地

  日本先占朝鲜,再占台湾,再占满州,再占华北、华东和华南。这些沦陷区,
在大的战事结束,社会回复到“稳定状态”之后,虽然游击队及地下力量的抵抗、
骚扰未曾停歇,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却都抱持一种“看你怎么折腾”的态度。台湾
割让了五十年,收复也超过五十年,现在老一代的台湾人,竟有许多对日据时代
的生活充满怀念。日本人讲法制,不象后来的国民黨大搞白色恐怖。教师和警察,
是日据时代最受尊敬的两种平民职业。李登辉自称“二十二岁以前还是日本人”,
对日本访客大套热乎,如果没有一点老台湾人的“民意基础”,早该被轰下台了。

  日本治台时期,开始实行较为科学的数字化管理,设立银行,兴修铁路,不
断扩建基隆、高雄两大港口,建立无线广播电台,铺设自来水及下水道,开发民
用瓦斯(煤气),开发制糖业(一度占台湾工业产值的六成),兴建电厂,兴修
夸耀亚洲、集灌溉、排水、防涝于一体的嘉南大圳与桃园大圳,创立直接服务于
产业研究的“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制定各项都市计划及各项法规,不但对
台湾的交通、卫生、治安、经济及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大有助益,也为光复后台
湾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蓝图。有些软体建设,作为殖民地的台湾,甚至走在“宗
主国”日本的前面。1940年,台湾的工业产值已为农业产值1. 4倍,实现了工
业化。(杨永良《日据时代的台湾建设》)我们可以说,日本建设台湾的“出发
点”是不好的,手段态度也过于专横、强制,结果却替台湾完成了近代国家的基
本条件。用一位作家的话说:日本为了让台湾这只鸡生蛋,却把原本瘦弱的鸡给
养肥了。(伊藤洁(刘明修)《谜之岛。台湾》)

  满州是清朝的发祥地,本以渔猎游牧经济为主,广袤的处女地长期吸引着内
地农民“闯关东”去开垦种植。日本投降时,东北已是重工业基地,份量约占中
国的百分之八十,不但有中国数量最庞大和素质最好的产业工人队伍,还有较为
合理的经济结构、生产布局。苏联红军“解放”东北时将无数工业设备拆卸、劫
掠一空,但无法拆卸密布全境的铁路线,其密度在今天仍远远超出其他地区而居
中国首位。大连更是中国最好居住的城市之一,布局结构上还能看出日本人数十
年规划营造的痕迹。



1.25美分:美国--中国优质电话卡,质优价廉,无任何隐含费用
各地香烟--您挑选。鲜花,蛋糕,巧克力--远方问候。清晰电话卡--1.7分。最低价格--HomeRain.com
精彩电视剧,热门电影,流行音乐,实用生活指南,尽在易尚购物网!
Youzigift.com,海外游子礼品网,千种礼品,鲜花蛋糕,海外订货,从中国免费邮寄给您国内亲友
留美学生医疗保险$ 39/月,短期访美旅游保险,不需体检无年龄限制

所有跟贴:

问问印地安人吧,他们不用说“如果白人战胜了印地安人”。 /较短 - ziyu 11/16/2005 (0)
我的一个假设 /较短 - 钟国忍 11/16/2005 (0)
观点不敢苟同,但写得不错,有个别笔误 /较短 - 钟国忍 11/16/2005 (0)
放屁! /较短 - szns 11/15/2005 (0)
满清入关:吴三桂封王,汉人拜鞑皇,自豪[我大清],电影还珠格格. /较短 - 野云 11/15/2005 (0)
伪军成英雄,中国人拜天皇,自豪地称[我大日本],电影日本格格. /无内容 - 野云 11/15/2005 (0)
狗屁不通!比中国人还象中国人?100年前连姓氏都没有的乱伦族 /无内容 - 5000 11/15/2005 (1)
100年前一直留着丑陋辫子的倭奴,别恶心人了! /无内容 - 5000 11/15/2005 (0)
战败之国,还谈什么如果。。。。武器是物化的人,并不仅仅是物 /无内容 - 莽民 11/15/2005 (0)
中日不可能再战。 请看短文 /较短 - westboy 11/15/2005 (3)
只有准备好战争,才可以避免战争 /无内容 - 莽民 11/15/2005 (0)
实际上中日天天都在“战“。 /无内容 - beit 11/15/2005 (0)
善哉!顶!! /无内容 - 天使 11/15/2005 (0)
好文! /较短 - 大东亚共荣 11/15/2005 (1)
倭寇必敗!!! /无内容 - westboy 11/15/2005 (0)
孙立人军团对日军就像切西瓜一样, /较短 - hotdog99 11/15/2005 (0)
通篇胡言乱语,在挖我中华民族的主坟。 /无内容 - hotdog99 11/15/2005 (0)

Tuesday, November 08, 2005

我的同学聚会--性格决定命运(ZT)